市行政审批局 关于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攻坚行动情况
发布时间:2021-10-28     来源: 广汉市行政审批局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市行政审批局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为民服务的成效来检验学习教育的成果,聚焦群众反映的难点堵点问题,精准发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对症下药采取七办服务措施,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着力提升群众对政务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是实施一窗办,不让群众来回跑”“多头跑在政务大厅前台设置分类无差别综合受理窗口,集中打造了企业开办、投资规建、社事涉农等一窗受理专区,群众只需要把资料交到综合咨询受理窗口,由受理人员交后台进行分类办理,减少群众来回咨询和多窗口反复跑的问题以办好一件事为标准,推行我要办火锅店、我要开理发店等主题式情景服务,将单一事项10余个审批环节整合为1个环节,让群众一件事一次办。

是落实马上办努力让群众办事更快捷。实施以时定效改革,清理并实施一日办事项148项、小时办事项57项、秒批事项64,有效缩短审批时限积极推行企业开办零成本·小时和免费邮寄证照业务。企业开办全流程时限由3个工作日压缩至4小时内,全面实现新开设企业,零成本办理、2小时领证、4小时开业,达到世界银行营商环境一流指标标准。目前,全市行政许可事项承诺时限比法定时限平均减少60%以上,实际办理时限比承诺时限减少30%以上。

三是推进就近办,积极向村、社区、街区延伸优质服务。大力实施便民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等三化建设,下放审批权限,规范功能区设置,实现多窗合一无差别受理,真正让群众在家门口办好政务事。目前,省级示范点小汉镇、向阳镇、三水镇、连山镇、金雁街道已完成大厅功能区分类、事项梳理、综合窗口设置。接下来,将推出25个精品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公布第一批广政通.全城办政务服务事项。我市三化建设经验在全省三化建设推进会上进行了展示交流。开展政银合作我们与珠江村镇银行、农商银行和农业银行达成协议,在8银行网点进行工商登记受理,共同推进企业注册登记与银行开户一体化服务。

四是推行网上办,努力实现审批服务不见面。推进一网通办以省一体化平台、天府通办APP、省工商登记营商通为载体,积极为企业群众打通网上办、不见面、零跑腿渠道,引导群众网上办理审批事项,实现数据跑路、信息跑路。目前,全市依申请事项可网办率100%、材料压减率61%、全程网办率99%,居德阳各县市区前列。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按照“1+4”1个综合管理平台,4个分模块:智慧党建、智慧管理、智慧政务、智慧服务)模式和商业、安置、老旧、三无小区4个类别,确定金雁大同,汉洲京皇等6个社区作为智慧社区前期试点,将智慧、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目前,6个社区示范点已全部建成验收。

是开展帮您办切实解决企业不会办”“不懂办建立代办中心,设立代办窗口,组建专业队伍,全流程对企业和个人开展免费专业的代办服务。深入开展园区直通服务,下放40项审批事项到工业集中发展区、德阳高新区现场办理,在德阳高新区联东U园中园挂牌行政审批直通车服务站,组成工作专班,当好项目管家建立了现场受理、网上申报、内部流转、网上预审、代办跑路、园区发件机制,努力让园区企业办事不出园持续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代办员主动服务企业,帮助准备资料、代替跑腿,切实解决企业不会办、不懂办等问题,审批一次性通过率提高90,建设项目审批办理时间再缩短30%以上。 

六是探索跨区办,实现跨行政区划政务服务零跑腿先行先试,在全省率先试水”“跨区通办,先后与成都市青白江区、新都区等12个县(市)区签署跨区通办协议,梳理形成跨区通合作事项274项,涵盖开办企业、医师多点执业、身份证办理等与群众和市场主体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为异地群众能办事、办成事开辟出一条快速通道。目前已办理200余项事项。该项举措获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国、省、市媒体宣传报道。

七是推行特需办,实现政务服务一呼必应聚焦老弱病残,以及上班族等特殊群体,开展特需服务,坚持一呼百应,开通服务热线,设立绿色通道,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目前,已开展各类特色服务170余件次。实施承诺审批对申办事项缺少非审批要件,允许先办后补,由申请单位或个人作出承诺,行政审批容缺放行,实现企业项目落地快、建设早、推进顺。开设办不成事窗口,专门受理群众对办不成事的反映,专人跟踪,台帐管理,分类处置,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在学好党史、悟好思想、办好实事、开好新局上下功夫,真正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全面拓展为民服务渠道,全力提升为民服务质效,用最强服务打造最优环境,努力为全市群众提供更有温度的政务服务保障,为广汉创建全国百强县提供更加有力的政务服务支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