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申请人员:
现将2018年秋季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有关事项公示于下,请各申请人员做好相关准备:
一、测试时间:2018年11月24日(星期六)上午8:30(迟到超过30分钟视为弃权)。
二、测试地点:广汉中学实验学校
三、本次测试包括面试和现场无学生的讲课(不是说课)。时间:讲课15分钟,面试10分钟。
四、按照《四川省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办法(试行)》的规定,请各申请人认真准备好自己所申报学科的10个课程的教案,测试当天抽签确定讲课内容(课程)。所测试内容(课程)教案届时提交学科(专业)评议组。
五、请于11月21日前,到行政审批局二楼东二区9号窗口报名。填写四川省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审查表,并交纳200元测试费。
详情见附件:
附件:1.参加测试人员名单
2.四川省测试标准
3.测试内容(课程)
广汉市行政审批局
2018年11月15日
附件1:
姓名 | 性别 | 申请资格种类 | 任教学科 |
罗志仲 | 男 |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 | 道德与法治 |
陈思岐 | 男 |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 | 历史 |
黄梦 | 女 |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 | 英语 |
游光进 | 男 |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 | 数学 |
罗莉 | 女 | 小学教师资格 | 数学 |
卿光军 | 男 | 小学教师资格 | 数学 |
谭邦会 | 女 | 小学教师资格 | 数学 |
陈平 | 男 | 小学教师资格 | 数学 |
张礼蕊 | 女 | 小学教师资格 | 语文 |
左长春 | 女 | 小学教师资格 | 美术 |
张晴 | 女 | 小学教师资格 | 语文 |
彭王玲 | 女 | 幼儿教师资格 | 学前教育 |
蒋欢 | 女 | 幼儿教师资格 | 学前教育 |
孟娟 | 女 | 幼儿教师资格 | 学前教育 |
刘倩 | 女 | 幼儿教师资格 | 学前教育 |
张煜 | 女 | 幼儿教师资格 | 学前教育 |
贺林月 | 女 | 幼儿教师资格 | 学前教育 |
尹乙洋 | 女 | 幼儿教师资格 | 学前教育 |
廖宇 | 女 | 幼儿教师资格 | 学前教育 |
吴洋 | 女 | 幼儿教师资格 | 学前教育 |
冯语馨 | 女 | 幼儿教师资格 | 学前教育 |
魏悦 | 女 | 幼儿教师资格 | 学前教育 |
莫帮旭 | 女 | 幼儿教师资格 | 学前教育 |
曾婷婷 | 女 | 幼儿教师资格 | 学前教育 |
林娇 | 女 | 幼儿教师资格 | 学前教育 |
王璐 | 女 | 幼儿教师资格 | 学前教育 |
附件2-1:
四川省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人员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标准
(现场无幼儿的试讲)
编号: 申请人姓名: 试讲内容(课程): 年 月 日
序号 | 测评内容 | 测 评 要 求 | 测评标准及分值 | 得分 | ||
完全 达到 | 基本 达到 | 部分达到或全未达到 | ||||
1 | 实现教学 目的的能力 (15分) | 了解幼儿已有经验和发展需要,活动目标符合要求;活动要求具体适度,符合幼儿现有的身心发展水平。能在教学中渗透对幼儿社会态度,情感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 15—13 | 12—9 | 8以下 | |
2 | 掌握教材 内容的能力 (20分) | 体现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重视幼儿经验的积累, 能根据幼儿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 20—17 | 16—13 | 12以下 | |
3 | 组织教育 活动的能力 (20分) | 注意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注意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态亲切自然,组织形式与教育方式灵活多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应变能力,师生关系融洽。 | 20—17 | 16—13 | 12以下 | |
4 | 教学基本 素 养 (15分) | 能为幼儿创设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语言生动有趣,普通话标准、流利;关注幼儿活动情绪、态度、行为的变化。讲解深入浅出、层次清晰,形象生动;教学环节紧凑,衔接自然;具备弹、唱、跳、绘画范例能力。 | 15—13 | 12—9 | 8以下 | |
5 | 运用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15分) | 能运用教具、学具及现代教育技术组织幼儿游戏活动,激发和引导幼儿参与操作活动。能因地制宜,根据幼儿活动需要自制教具、玩具。 | 15—13 | 12—9 | 8以下 | |
6 | 教学效果 (15分) | 达到教学目标,课堂气氛好,听后总体印象。 | 15—13 | 12—9 | 8以下 | |
总 评 |
学科组名称: 专家签名:
附件2—2
四川省申请认定小学教师资格人员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标准
(现场无学生的试讲)
编号: 申请人姓名: 试讲内容(课程): 年 月 日
序号 | 测评内容 | 测 评 要 求 | 测评标准及分值 | 得分 | ||
完全 达到 | 基本 达到 | 部分达到或全未达到 | ||||
1 | 实现教学 目的的能力 (15分) |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大纲(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能关注“三维一体”目标达成,体现素质教育精神。 | 15—13 | 12—9 | 8以下 | |
2 | 掌握教材 内容的能力 (20分) | 教学内容正确,能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能灵活使用和处理教材,有一定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能力。 | 20—17 | 16—13 | 12以下 | |
3 | 组织课堂 教学的能力 (20分) |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个性,尊重学生。具有组织协调能力,善于营造课堂心理氛围,教学中师生、生生和谐互动;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起始—过程—结束衔接自然。 | 20—17 | 16—13 | 12以下 | |
4 | 教学基本 素 养 (15分) | 课堂语言规范准确、生动亲切,讲解深入浅出,条理清晰;普通话标准流利;教态自然亲切,体态端庄;板书工整、规范,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节奏得当。 | 15—13 | 12—9 | 8以下 | |
5 |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具的能力 (15分) | 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能运用教具、学具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演示直观,准确。 | 15—13 | 12—9 | 8以下 | |
6 | 教学效果 (15分) | 达到教学目标,课堂气氛好,听后总体印象。 | 15—13 | 12—9 | 8以下 | |
总 评 |
学科组名称: 专家签名:
附件2—3
四川省申请认定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人员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标准
(现场无学生的试讲)
编号: 申请人姓名: 试讲内容(课程): 年 月 日
序号 | 测评项目 | 测 评 内 容 | 测评标准及分值 | 得分 | ||
完全 达到 | 基本 达到 | 部分达到或全未达到 | ||||
1 | 实现教学 目的的能力 (15分) | 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并能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教育,体现素质教育精神。“三个维度”关系处理恰当。 | 15—13 | 12—9 | 8以下 | |
2 | 掌握教材 内容的能力 (20分) | 教学内容正确,能灵活使用和处理教材,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素养的形成。 | 20—17 | 16—13 | 12以下 | |
3 | 组织课堂 教学的能力 (20分) | 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个性,尊重学生,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突出。具有组织协调能力,善于营造课堂心理氛围,教学民主,师生、生生间交流互动,信息反馈充分;教学过程合理,环节紧凑。 | 20—17 | 16—13 | 12以下 | |
4 | 教学基本 素 养 (15分) | 讲解深入浅出,条理清晰;教学语言准确、生动简洁,普通话标准、流利,教态自然;板书设计合理、工整;教学过程完整流畅,前后衔接自然。 | 15—13 | 12—9 | 8以下 | |
5 |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具的能力 (15分) | 注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能恰当运用教具、学具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演示操作规范。 | 15—13 | 12—9 | 8以下 | |
6 | 教学效果 (15分) | 达到教学目标,课堂气氛好,听后总体印象。 | 15—13 | 12—9 | 8以下 | |
总 评 |
学科组名称: 专家签名:
四川省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面试测评标准
编号: 申请人姓名:
面 试 内 容 | 测 试 标 准 |
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 说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围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法教育法律、法规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试讲(说课)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动态等方面内容,正确回答专家的提问。 |
教态举止 | 衣着整洁大方,修饰得当;教态自然亲切,体态端庄,举止文明、待人礼貌;从容自然,心理素质好。 |
思维能力 | 审题准确,突出重点;围绕话题,思辩灵活;应对自如,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
语言表达能力 | 普通话标准规范,表达准确流畅、生动亲切。 |
测试成绩 |
学科组名称: 专家签名:
年 月 日
附3、测试内容(课程)
初中数学测试内容 | |||||
出版社 | 年级 | 序号 | 单元 | 课时 | 备注 |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2013年6月第1版) | 八年级上册 | 1 | 11.2.2 三角形的外角 | 1课时 | |
2 |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 第1课时 | |||
3 |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 第2课时 | |||
4 | 13.3.1等腰三角形 | 第1课时 | |||
5 | 13.3.1等腰三角形 | 第2课时 | |||
6 | 14.1.4整式的乘法 | 第1课时 | |||
7 | 14.2.1平方差公式 | 1课时 | |||
8 | 14.3.1提公因式法 | 1课时 | |||
9 | 15.3分式方程 | 第1课时 | |||
10 | 15.2.2分式的加减 | 第1课时 | |||
初中英语题目 | |||||
出版社 | 年级 | 序号 | 单元 | 课时 | 备注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七年级 | 1 | Unit 1 My name's Gina. | 第一课时 | section A(1a-1c) |
2 | Unit 2 This is my sister. | 第一课时 | section A(1a-1c) | ||
3 | 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 | 第一课时 | section A(1a-1c) | ||
4 | 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 | 第一课时 | section A(1a-1c) | ||
5 | 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 第一课时 | section A(1a-1c) | ||
6 | 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 | 第一课时 | section A(1a-1c) | ||
7 |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 | 第一课时 | section A(1a-1c) | ||
8 | 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 ? | 第一课时 | section A(1a-1c) | ||
9 | Unit 9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 | 第一课时 | section A(1a-1c) | ||
初中道德与法治讲课题目 | |||||
出版社 | 年级 | 序号 | 单元 | 课时 | 备注 |
教育部审定2016人民教育出版社 | 七年级上册 | 1 | 第一课第二框《少年有梦》(P8-13) | 一课时 | |
2 | 第二课第二框《享受学习》(P20-24) | 一课时 | |||
3 | 第三课第一框《认识自己》(P25-31) | 一课时 | |||
4 | 第四课第二框《深深浅浅话友谊》(P44-48) | 一课时 | |||
5 | 第五课第二框《网上交友新时空》(P54-58) | 一课时 | |||
6 | 第六课第一框《走近老师》(P60-64) | 一课时 | |||
7 | 第七课第三框《让家更美好》(P83-86) | 一课时 | |||
8 | 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P93-98) | 一课时 | |||
9 | 第九课第一框《守护生命》(P99-104) | 一课时 | |||
10 | 第十课第二框《活出生命的精彩》(P115-120) | 一课时 | |||
初中历史讲课题目 | |||||
出版社 | 年级 | 序号 | 单元 | 课时 | 备注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八年级上册 | 1 | 第1课《鸦片战争》(P2_7) | 第一课时 | |
2 | 第4课《洋务运动》(P20_23) | 第一课时 | |||
3 |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狂潮》(P24-27) | 第一课时 | |||
4 | 第6课《戊戌变法》(P28_31) | 第一课时 | |||
5 |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P38_41) | 第一课时 | |||
6 | 第9课《辛亥革命》(P42_45 | 第一课时 | |||
7 |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P46_49) | 第一课时 | |||
8 | 第12课《新文化运动》(P56_58) | 第一课时 | |||
9 |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P86_90) | 第一课时 | |||
10 |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P91_95) | 第一课时 |
小学数学讲课题目 | |||||
出版社 | 年级 | 序号 | 单元 | 课时 | 备注 |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2014年3月第1版 | 五年级 上册 | 1 | 小数乘整数(P2—3) | 第一课时 | |
2 |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P12) | 第一课时 | |||
3 | 位置(P19) | 第一课时 | |||
4 |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P24) | 第一课时 | |||
5 | 一个数除以小数(P28-29) | 第一课时 | |||
6 | 循环小数(P33-34上半部分) | 第一课时 | |||
7 | 可能性(P44) | 第一课时 | |||
8 | 用字母表示数(P52-53) | 第一课时 | |||
9 | 方程的意和等式的性质(P62-63) | 第一课时 | |||
10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P86-88) | 第一课时 |
小学语文讲课题目 | |||||
出版社 | 年级 | 序号 | 单元 | 课时 | 备注 |
人民教育出版 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05年6月第1版) | 五年级 上册 | 1 | 1《窃读记》(P2-5) | 第二课时 | |
2 | 3《走遍天下书为侣》(P9-11) | 第二课时 | |||
3 | 6《梅花魂》(P25-29) | 第二课时 | |||
4 | 11《新型玻璃》(P47-49) | 第二课时 | |||
5 |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P62-64) | 第二课时 | |||
6 | 15《落花生》(P65-67) | 第二课时 | |||
7 |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P101-104) | 第二课时 | |||
8 | 20《学会看病》(P105-108) | 第二课时 | |||
9 | 21《圆明园的毁灭》(P115-117) | 第二课时 | |||
10 | 28《毛主席在花山》(P147-150) | 第二课时 |
小学美术讲课题目 | |||||
出版社 | 年级 | 序号 | 单元 | 课时 | 备注 |
人民美术出版社(教育部审定2013版) | 三年级下期 | 1 | 2、画中的线条 | 第一课时 | |
2 | 8、别致的小花瓶 | 第一课时 | |||
3 | 10、有趣的蛋壳造型 | 第一课时 | |||
4 | 11、橙色的画 | 第一课时 | |||
5 | 17、娇艳的花 | 第一课时 | |||
四年级下期 | 6 | 3、快乐的人 | 第一课时 | ||
7 | 6、巧用对称形 | 第一课时 | |||
8 | 8、设计生活标志 | 第一课时 | |||
9 | 12、汉字的联想 | 第一课时 | |||
10 | 18、大师画我也画 | 第一课时 |
学前教育测试内容 | |||||
出版社 | 年级 | 序号 | 单元 | 课时 | 备注 |
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第五次印刷)) | 大班上期 | 1 | 你的牙齿我的牙齿(P30-P31 | 第一课时 | |
2 | 掉牙的习俗 (P61-P63) | 第一课时 | |||
3 | 好玩的禁止符号 (P108-P109) | 第一课时 | |||
4 | 谁知盘中餐 (P159-P160 | 第一课时 | |||
5 | 家庭垃圾小管家 (P185) | 第一课时 | |||
6 | 插秧(P234-235) | 第一课时 | |||
7 | 倒行车嘟嘟嘟(P255-P256) | 第一课时 | |||
8 | 老鼠与花猫(P285-P286) | 第一课时 | |||
9 | 噼里啪啦小鞭炮 (P301-P302) | 第一课时 | |||
10 | 过新年 (P304-P305) | 第一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