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目前部门预算的编制实行综合预算制度,即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反映在预算中。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基本职能
(一)负责组织、指导全市的理论学习、理论宣传、理论研究;(二)负责全市新闻舆论工作的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引导社会舆论。指导、协调各新闻、出版单位的工作。指导上级新闻媒体驻我市记者站工作;(三)负责规划部署全局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和改进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四)配合市委组织部做好党员教育工作,负责编审党员教育教材,指导全市党员学习;(五)负责从宏观上指导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政治理论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六)负责统筹指导全市对外宣传工作;(七)负责提出全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宣传文化系统制定政策和措施;(八)负责培训规划并组织对全市各级党委宣传干部和有关宣传文化系统领导骨干的业务培训;(九)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全市大型文化活动;(十)指导、协调、督促网络文化服务行业主管部门、网络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加强对网络文化信息服务的管理;(十一)市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2017年重点工作
1、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2、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不低于8次的市委中心组学习,开展党的十九大、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等会议精神的大型宣讲不少于10次。
3、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加大对网络暴力以及社会突发事件的舆情监控和舆论引导
4、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加大“四美广汉”的建设对外宣传,编印2017年外宣选编。
5、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6、进一步依法加强网络监管。召开全市通讯员培训费、强化媒体融合,组织不少于5次的全媒联盟。开展“两微一端”、网站等网络媒体的净网整治
二、部门概况
市委宣传部(包含社科联、文明办、网络舆情中心、网信办等)现有行政编制13个,工勤编制1个,事业编制3个,共计17个编制。现有在编在职人员16名,其中部长1名,副部长4名(分别兼任文明办主任、社科联主席、外宣办主任、新闻传媒中心主任(电视台台长)),正科级调研员1名,纪检员1名,外宣办副主任1名,社科联副主席1名,科员3名,机关工勤1名,事业人员3名。另有临聘人员1名,离退休人员11名。
三、收支预算总体情况
2017年市委宣传部收入预算总额为428.42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拨款收入428.42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25.91万元。相应安排支出预算428.4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364.9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40.63万元,医疗卫生11.29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1.57万元。
四、财政拨款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市委宣传部预算安排财政拨款支出主要用于保障该部门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以及承担全市宣传思想政治文明文化舆情网信等相关工作。其中:
基本支出,是用于保障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
2017年市委宣传部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64.93万元,主要用于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日常运转以及为完成特定行政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而安排的年度项目支出。
(二)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63万元,主要用于:主要用于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支出和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缴费支出等。
(三)医疗卫生支出11.29万元,主要用于:主要用于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及公务员医疗补助等支出。
(四)住房保障支出11.57万元,主要用于:主要用于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等支出。
五、“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安排情况
2017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13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5万元,与2016年预算持平,会议费6万、主要用于今年党的十九大等会议宣讲、召开汉州讲堂、中心组学习、外宣工作会等各类会议,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2万元,主要用于公务用车燃油、维修、保险等方面的支出,较2016年预算下降200%,下降主要原因是2016年实行公务用车改革,公务用车的数量减少。单位现有公务用车1辆,其中:轿车1辆。
附件:表1. 部门预算收支总表
表1-1. 部门预算收入总表
表1-2. 部门预算支出总表
表2. 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
表3.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
表3-1. 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预算表
表3-2. 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预算表
表3-3. 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表4. 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
表4-1.政府性基金“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表5.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