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方敏在给学生上课。受访者供图
方正直率、敏而好学,这是廖方敏给人的第一印象。作为挂职校长,他主动要求上两个班的生物课,实属难得。而得知他自己所学专业是化学,更加让人肃然起敬。
2022年9月20日,时任广汉中学实验学校高新分校副校长的廖方敏一路颠簸,终于踏上了金阳的土地,叩开了金阳县东山中学的大门,开始了他为期2年的“三区支教”之旅。而此时,他的儿子正在上高三,处于学习生涯最关键的时期,而他爱人因为工作原因,时常加班,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当组织找到他谈话,希望他能够前往金阳支教时,他也犹豫过。孩子正是关键期,自己走了会不会对他有影响?万一高考考砸了怎么办?但想到自己是一名党员,想到当初的誓言,他做了决定,听从组织的安排,接受远山的呼唤。
初识金阳,给廖方敏的印象除了偏僻,就是荒凉。由于学校不在县城,周围也少有可以逛的地方,课余的他感到非常孤单,很是想家。加上不适应金阳的饮食,短短一个月,他就掉了10斤体重。
由于是新建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很不完善,廖方敏便主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让学校运行有序。课程管理、校园安全、“五项管理”等制度,在他的笔下逐一呈现,让东山中学渐渐有了现代化学校的雏形。
学生多来自遥远的乡镇,学习习惯有着很大的欠缺,他便从最简单的洗手洗脸、不乱扔垃圾、不乱吐痰着手,慢慢培养孩子们的规矩意识。他坚持每天检查学生洗手洗脸情况,并要求学生整理内务,建立起卫生检查评比制度。教室、公共区、宿舍每天都要检查两次以上,并进行量化考核。通过每周的评比,表现优秀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让学生树立了集体荣誉感。一个月后,学校的卫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卫生习惯养成了,接下来就是课堂习惯。廖方敏通过教职工大会、班主任会、学生集会等,不断强调上课坐姿和听课习惯,以及作笔记的习惯。时间过去了一年,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学习成绩稳步提升。初一年级入学成绩低于30分,初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平均达到了45.18分,提高近60%。
这来之不易的成绩,与廖方敏5+2、白加黑的付出密不可分。因为学生们都住校,离家很远,周末也不回家,廖方敏和老师就成了学生们的周末“监护人”,辅导后进学生课业,组织学生开展篮球比赛、山歌大赛、英语沙龙,为孩子们准备丰盛的彝历新年过年饭。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这位远方来的“阿达”。
学校在建设时规划了图书馆,但由于资金有限,不能完成装修、投入使用。廖方敏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联系相关单位,争取到178万元投入图书馆装修,力争早日投入使用。除此之外,他还给校园每一幢建筑物、每一条道路命名,让校园充满了文化气息。
金阳地处偏僻,老乡观念还有待改变,偶有学生辍学,这让廖方敏既感到不可思议,也格外痛心。为了让孩子们不辍学,他忍受着晕车的痛苦,和当地老师们一起到山高路远的村子家访,只为让孩子们保持心中的梦想。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到家住德溪镇的学生白鲁古家家访,有一段临崖路段,不但窄,还没有护栏,这让恐高的他异常惊恐,只得下来步行。原定下午5点半可以到达,结果晚上8点半才到,返回学校已是夜深人静。通过不懈的努力,东山中学没有一个孩子辍学。
“三区支教”有一个重要的使命便是传帮带,为受扶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2022年,刚毕业的马卡约西受聘到东山中学,原本学数学的她因为学校教学需要,被安排改教生物,这让她内心十分忐忑,不知能不能胜任。廖方敏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找她谈话,和她结成师徒,教她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她收获了信心,短时间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期末考试,她所带的班成绩在全年级19个班里排第五。她非常高兴,也十分感激这个师父。
除了正式签订协议的徒弟,廖方敏对其他年轻老师也很关心。他主动参与每一个学科的教研活动,认真听课、做笔记、评课,提出中肯的建议。他的孜孜不倦和诚恳,打动了年轻老师,大家都谦虚地向他学习,个别老师在遇到问题时还主动找他交流。当地老师的业务水平提升很快。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年过去了,廖方敏如同倔强的索玛花,深深扎根在金阳,绽放着他独特的那份美丽。
来源:德阳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