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广汉市人民政府申报的“中国生态食材之都”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按照评定标准流程通过现场评定。此次申报的项目品类以辣椒、牛油、鲜毛肚等火锅食材为主,评审组通过广汉火锅食材的龙头企业的深度调研和现场考察,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食材生态溯源、食品安全规范、节能环保实施、食材供应链的检验检测、企业诚信、品牌文化提炼等多方面按申报项目标准进行了逐项评定,“广汉市迈德乐食品有限公司、广汉陶一家牛羊屠宰有限公司、广汉久缘美食品有限公司、四川芋滋源食品有限公司、四川翠宏食品有限公司、四川家和原味香料有限公司、四川张兵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汉市康达食品有限公司、四川味觉食品有限公司、四川上冠食品有限公司、四川粮之髓食品有限公司”等 11 个龙头企业的申报项目也通过现场评审。

评审组由中国食品报社总编辑刘彤、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局原副局长文学、中国网电商中国频道主任陶利明、全国生态食材评定中心常务副主任于永滨、秘书长毕海英、广西旅游餐饮协会会长梁海宁以及评定中心四川专家工作站常务副站长陈波等。评审组从广汉市火锅产业规模、产值、生态火锅食材产业链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承载力、生态优势,科技赋能产业、产业链龙头示范效应、建立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规划目标、产业链长远规划、产业链延伸的可持续发展、品牌培育服务,以及生态产业纳入城市品牌战略的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广汉市火锅食材产业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调研,对广汉市打造生态食材区域公用品牌提出了发展建议。

广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许必勇对广汉的辣椒牛油等品类的产业状态、历史传承、经济结构、科技 赋能、品牌建设、文化传播以及生态火锅食材原料相关产业的中远期规划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广汉火锅产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三星堆出土了众多与烹饪相关的珍贵文物,其中的一件“陶三足炊器 ”形似火锅,昭示着广汉与火锅千年缘。
据介绍,下一步广汉市政府将持续加大火锅产业生态食材产业链的建设,加强食材生态溯源的全面监管,通过中国生态食材之都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从品牌火锅提升到品质火锅,加快推进总投资40亿元的8个在建和签约拟建的火锅食材重点项目,预计建成后新增产值超百亿,税收4亿元。力争到 2025 年,产业规模达200亿元;到 2030年,产业规模达300亿元,打响“牛油火锅、广汉智造 ”高端品牌,建成全国最大的火锅食材生产聚集区。

据了解,广汉市火锅食材已经建成生态油脂、火锅香辛料、火锅底料、火锅食材、火锅器皿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培育出了“森态”“张兵兵”“翠宏”“六六红”等一大批优秀品牌。具有市场占有率高、自主创新能力强、生态食材生产企业带动能力强等显著特点。相关火锅产业产品占全国比重30%以上,在中高端火锅连锁品牌店的覆盖率更是超过了85%,火锅底料等名优产品销售网络已经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并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辣海生物科技为例,企业辣椒、花椒种植面积突破80万亩,直接或间接带动云南、贵州、新疆等地农户2万余户。迈德乐、张兵兵生物科技、家和原味、粮之髓、辣海等知名企业参与了牛、羊油食用油脂国家标准,火锅底料、粉条等产品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实施70余项产学研项目,创建了四川省唯一的牛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火锅牛油味控智造工厂科普基地,川菜高品质复合调味品标准化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近年来,广汉市政府把火锅产业作为事关广汉未来发展的重要特色产业进行培育,把提高火锅食材生产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作为重要目标。目前已有162家火锅食材生产企业,2023年总产值达150亿元,已发展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火锅食材产业聚集地。
广汉市火锅文化特点显著,火锅食材产业具有一定规模,积极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果展现,建设生态原料溯源、过程监控、质量管控的新技术应用体系,制定相关标准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火锅产业打造火锅食材的生态品牌,促进火锅一二三产业联合发展,深挖生态食材潜力,用新思维、新战略、新高度,提升广汉火锅产业“中国生态食材之都”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
来源:人民论坛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