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里写青春
三星堆的代“言”人
五四前夕,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团支部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这份荣耀映射着三星堆博物馆青年人的时代担当和精气神。今天的《三星堆里写青春》系列报道我们走进三星堆博物馆青年人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是三星堆博物馆的窗口和形象,更是三星堆文明真正的代“言”人。
三星堆博物馆讲解员唐思羽:玻璃隔墙所隔到的是我们的文物储存区域以及修复室,根据六个祭祀坑可能会出土的一些文物。
每次陪游客来到三星堆博物馆的文物修复馆,讲解员唐思羽都会格外兴奋。不仅是因为这里展陈的都是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掘最新成果,更是因为这些文物经过她和同事们的讲解“包装”,成为了文博界的新网红。
三星堆博物馆讲解员唐思羽:小朋友,铛铛,你看,这是一个奥特曼的造型,你点头了你觉得它哪里像奥特曼啊?它的耳朵,跟它头上有个尖尖,像奥特曼的手势一般有哪些啊?有这个,还有呢,还有这个,以及是不是还有它发射的时候。
给一些特征鲜明的文物取一个形象贴切的绰号,是唐思羽和同事们觉得特别有趣的事。三胞胎,诸葛亮,大耳朵图图,小猪佩奇。这些绰号,来自于讲解员们年轻敏锐的视角和灵动跳跃的思维。大胆的联想,巧妙的结合,让展陈柜里冰冷的文物变得鲜活起来,增进了亲切感 。
三星堆博物馆讲解员唐思羽:其实绰号就像我们每一个人出生时取的乳名一样,那以我自己为例,我出生时是六斤六两,所以我妈给我起了个名字叫六六,这样叫起来的话就会觉得很亲切,我们将这些文物以同样的方式,给它们标上不一样的名字,可能就方便大家的记忆,同时也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比如说我说尖顶立人像,你肯定不能想象出它长什么样子,但我说奥特曼,那你肯定就能反映出它的形象了,它是一个尖尖的顶,同时它的手是这个样子的,那就非常的形象和贴切。
新一轮考古发掘让三星堆旅游持续火爆,讲解员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
中午吃饭时间是大家最轻松的时刻。讲解员潘锡汉赶紧记下刚接待的一位游客提出的问题。
在讲解员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一本工作日记,上面记录着最新、最权威的解说词,和一些游客提出的十分新奇,而讲解员暂时还不能回答的问题。
三星堆博物馆讲解员潘锡汉:因为游客们提出的一些问题,看似很新奇,甚至可能有点离谱,但是往往这些问题会给我们一些新的启发和思考,因为现在三星堆太神秘了,我们也是一直处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当中,我们讲解员一直怀揣着一颗好奇而且同样是很敬畏的心,来讲解以及是传播三星堆的文明。
这个由40名讲解员组成的团队中,像唐思羽和潘锡汉这样的90后,甚至00后讲解员30人,占到了75%。2021年,三星堆博物馆共接待游客146.8万人次,讲解员团队提供2万余场次的讲解服务。开馆25年来,三星堆博物馆解说员团队始终以严谨谦虚的专业精神,可亲可爱的职业面貌,代表和展示着三星堆博物馆的窗口形象。他们是名副其实的三星堆文明代“言”人。
三星堆博物馆团支部副书记邹鹏:最近这几年我们整个讲解员的队伍确实有了很大的变化,就是越来越年轻化了,同时,这个队伍的专业素质越来越高了,他们有自己一些很好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他们有自己的一些玩法,有自己的一些个性,让文物焕发新生,让文明更具有魅力。
在古老、神秘的三星堆世界里,年轻人用他们特有的青春、时尚和活力,在古蜀王国挖掘探秘未知的文明,拼接修复残缺的文明密码,解读传播神秘诡谲的三星堆文明。他们让沉睡数千年的文物焕发新生,让古老神秘的文明更具魅力,用青年人的担当,彰显出文化大国应有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