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正式开馆!祭祀坑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计划发布!
发布时间:2021-12-18     来源: 广汉融媒

每一件从沉睡中醒来的文物都需要我们小心呵护,而在出土之后,很多文物还需要进行“外科手术”。今天(12月18日)下午,三星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开馆仪式在三星堆博物馆召开。四川省政府副省长罗强出席开馆仪式并宣布开馆。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张磊,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毅,德阳市政府市长刘光强等领导出席开馆仪式,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成都市、德阳市、广汉市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来自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参加三星堆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推进会议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九寨沟县政府、九寨沟景区管理委员会等参加“三九大”文化旅游联盟峰会的嘉宾参加了开馆仪式。

三星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是为了更好落实《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实施方案》,配合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成果修复展示,加强三星堆遗址的研究保护、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创新,以提升古蜀文明阐释和展示水平为主旨,融文物修复、文物展示、参观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运用最新的文物保护修复理念、现代化文保设施设备以及一流的保护修复技术,打造的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保护修复展示一体化工作平台。

三星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位于三星堆文物保护中心,面积约1000平方米,包括工作区(修复过程活态化展示区)、展示区两大区域,并形成两条互不交叉的观展动线。三星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也是一个开放式文保科研平台,博物馆邀请多方文保机构,到这里来为新出土的文物会诊,研究出最优的修复方案,并合作开展文物保护修复课题研究。

工作区(修复过程活态化展示区)分设文物储存区、陶器修复室、玉器修复室、金属器文物修复室、象牙修复室,全面展示文物修复工作实景,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文物的修复过程、了解文物修复的技术方法。

展示区分为图文展板区文物展示区。图文展板区采用漫画的形式,简要生动地从“什么是文物”“什么是文物保护修复”“什么是文物病害”“如何保护修复病害文物”“现代检测分析技术在文物保护修复中运用”“三号神树三维复原展示”六部分为大家科普保护修复基本常识,为观众建立一个修复知识大框架。文物展示区主要展现近期最新文物修复保护成果,让观众共享三星堆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的最新成果。目前亮相修复馆的文物中,有国宝级文物神树纹玉琮、完整金面罩,还有立发铜人像、广汉联合遗址出土的陶猪等。

“我们将根据三星堆遗址3至8号坑出土器物整理修复情况,3至6个月更换展示区文物,让更多的新发掘文物早日与游客见面。”三星堆博物馆陈列保管部部长余健介绍。

馆内还设有专门的分析仪器室,配备扫描电镜、激光拉曼光谱、X光颜色仪等先进仪器,对文物成分进行检测分析,从而为文物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发现的3至8号坑出土的部分文物也将在三星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进行整理、修复、展示。开馆仪式现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发布了《近期三星堆祭祀坑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计划》。

据融妹儿了解,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未来将在此进行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的修复工作,包括了对省考古院和三星堆博物馆库房中1、2号坑出土的曾被认为不可修复器物残片进行系统整理与拼对。搜集、查阅1、2号坑已修复器物的修复资料,采取多种科技方法对其进行全面甄别、诊断,建立文物修复档案;对3至8号坑出土器物,以坑为单元,系统梳理器物的残损情况,建立各类器物三维数据库;用考古学方法、分析检测及计算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结合方法,全面开展祭祀坑出土文物拼对、整理与修复论证工作。选择一批拼对完整、分析数据支撑力强的典型器物进行修复,为三星堆博物馆提供新的展览器物。系统开展出土文物多学科研究,如青铜器、金器、玉石器矿料来源与制作工艺、象牙产地来源、祭祀坑埋藏形态、祭祀行为等,为出土文物保护修复与古蜀文明研究提供支撑。

该馆面向公众开放后,观众将在博物馆展厅感受面对面感受古蜀瑰宝神奇魅力的同时,也能了解文物修复不为人知的一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