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作为四川省粮食主产区的广汉市抓好“收、储、运、用”4大体系建设,打通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各环节,探索出了秸秆综合利用燃料化、基料化、肥料化、饲料化和原料化的‘五化’处理方式,秸秆综合利用率达100%。
一是推动收集体系建设。广汉市把推动秸秆收集专合社的建设作为完善秸秆综合利用体系的重要工作,鼓励专合社多渠道销售秸秆,增加秸秆利用的附加值。鼓励农机大户(专合社)购买秸秆粉碎还田或捡拾打捆设备。2020年广汉市对小春秸秆综合利用补贴政策做了调整,在以前政策基础上新增加打捆作业面积补贴,在打捆机上安装了北斗导航监控终端,通过监控终端对打捆面积进行实时监控统计,作业完后按每亩10元标准补贴,通过这些措施提高农户及专合社打捆积极性,提高全市机械打捆作业水平。2020年全市共成立农机专合社44个。
二是健全收储网络。广汉市积极扶持秸秆收储服务组织发展,建立规范的秸秆储存场所,促进秸秆后续利用,鼓励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组建联合收储主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秸秆收集和利用,逐步实现秸秆收储的专业化和市场化。2020年全市共建设12个秸秆指定收储点。农业农村局派出秸秆收储点指导组和驻点组工作人员对12个秸秆指定收储点秸秆收集工作进行对接和指导。
三是健全专业的秸秆运输队伍,鼓励农机大户(专合社)等社会力量参与秸秆运输。2020年全市建立专业秸秆运输队伍49支。
四是拓宽秸秆综合利用渠道,探索出了秸秆综合利用燃料化、基料化、肥料化、饲料化和原料化的‘五化’处理方式。截至目前,我市小春秸秆综合利用已经基本完成。广汉市全市12个秸秆收储点收集打捆近13300余吨,秸秆粉碎还田350000亩。收集储存的小麦秸秆对市外销售已近3000吨,主要用于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等利用。市内综合利用近1000吨,利用率近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