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长者专区
适老版
智能问答
旧版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重点工作 / 疫情防控 / 正文

与病毒赛跑的无名英雄,寒风灯影里的广汉疾控人!

发布时间:2022-10-12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点击量: 【字体:】【打印 分享:

面对疫情

总有人甘为逆行者

作为全市疾病防控的专业机构

他们分析形势、研讨对策、细化职责

全时备勤,各自“战”位

他们勇担疫情防控排头兵、智囊团

攻坚队、宣传员

全力以赴,为疫情防控勇敢前行

他们就是守护这座城市的“疫线”疾控人!

勇往直前的“侦察兵”

凌晨3点,办公室内灯火通明,急促的脚步声、持续不断的通话声、打印文件的机器声此起彼伏,所有人都只为了一个目标:快点、再快点,为疫情防控提供宝贵“情报”,以快制快,切断疫情传播的所有链条。


在广汉,有这样一群“幕后英雄”,他们不引人注目,却是全市抗击疫情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和挑战,他们就是分秒必争的中心流调专班,他们就像一个个追踪“病毒”的“侦查员”,争分夺秒,追根溯源,调查每一处细节,不放过每一个风险点。


他们主要负责查找传染源(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阳性病例活动场所等工作,揭秘事实真相。每一条发布的疫情信息都凝聚着他们的集体智慧和辛勤汗水。


流调工作繁杂,工作强度高,连续的摸排流调,让他们没有好好睡过觉,累了就在桌子上趴一会儿,电话成为了他们战斗的“武器”。所有人只希望能够尽早掌控更多的涉疫人员信息,落实管控,把疫情风险降到最低。

慧眼识敌的“雷达兵”

一份核酸检测报告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取样时只需几秒钟就可完成,但是对于PCR实验室的核酸检测人员来说,这项工作才刚刚开始。采集到的拭子样本可能是病毒含量极高的传染源,在采集与转送过程中感染风险极大,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包裹下,人们看到的都是臃肿的“背影”和疲惫的身躯,虽然看不清他们是谁,却知道他们为了谁。


PCR实验室内,检测员穿着防护服、隔离衣,戴着N95口罩、护目镜、双层手套、鞋套,把自己装备得密不透风,为了省去中途上厕所更换防护服的时间,上班前他们都不敢喝水,在实验室一呆就是7、8个小时。面对大量的试管,检测人员逐一检查,再扫码入库,不停地忙碌着。


疾控样本检测必须具有最高的时效性,关键时刻能“一锤定音”,慢一点就会“延误战机”,错一点可能导致“满盘皆输”,病例判定、密接划定、区域封控、管控、解封,哪一项工作都需要以核酸检测结果为基础进行。

检测人员告诉融妹儿:“核酸检测是个复杂的过程,为了保障核酸的准确性,检验人员收样后打开采样管,加样后进行核酸提取,提取完成后又将所得核酸加入扩增体系,最后才能上机检测。”


凌晨三四点,PCR实验室内仍然灯火通明,每一天,他们都在与时间赛跑,用手中的核酸检测“武器”和实验室里不灭的灯光与病毒对峙。尽管检测员的双手麻木了,头也被护目镜皮筋绷疼了,脸上被口罩勒出深痕,但仍打起十二分精神与病毒争抢时间,争取早一分钟出具核酸检测结果,早一分钟杜绝隐患。


冲锋陷阵的“防化兵”

消毒防护工作是疫情防控到位的重要环节。市疾控专业消毒专班组落实落细重点场所消毒责任,消杀人员每天背上沉重的消毒器械,穿梭于街头巷尾重点场所,做到一处不落,不留死角。


布满水蒸气的防护⾯罩之下,是他们果敢的面孔。他们每天背负沉重的消杀设备,奔波于各个风险点,从室外环境到室内物表,一步步缓缓移动,一寸寸细细喷洒。从生活垃圾清理到重点接触部位擦拭,一丝不苟,毫无遗漏。由于经常接触化学消毒液,他们的双手早已没了血色,发白、蜕皮……



消杀过程中最难受的是在室内进行喷雾作业,由于空气中消毒液浓度高,眼睛和鼻腔受到刺激,会使人涕泪俱下,导致口罩里满是鼻水,甚至出现咳嗽、头晕、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但是他们没有丝毫退缩,只为快速构筑起疫情防控的消杀防线。



为抗疫一线构筑坚实“后盾”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全力保障全市疫情防控各项物资及时有效的供应,疾控中心安排调度车辆、准备防疫物资、并进行消毒......为疾控抗疫一线构筑起最坚实的“后盾”。


危难之处显身手

严峻的疫情形势下

奋勇当先的疾控人24小时轮班值守

形成了一个个坚固的战疫堡垒

关键时候站得出来

危急关头顶得上去

他们不像一线人员那样引人注目

但他们仍在无声之处守护着万家幸福安宁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