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逐渐淡出公众视野的「新冠」又悄悄登上社交平台热榜。
1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发布报告称,由于假期人群聚集、JN.1变异株等因素,2023年12月新冠病毒在全球加速蔓延。
1月14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经专家研判,我国将继续呈现多种呼吸道病原交替或共同流行态势,短期内仍将以流感病毒为主。
受国外JN.1变异株持续输入、国内流感活动逐渐降低和人群免疫水平下降等多因素影响,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可能在本月出现回升,JN.1变异株大概率将发展成我国优势流行株。
春节临近,即将迎来人流密集迁徙,如何预防感染、自我保护?新冠疫情或在本月回升
据世卫组织,与2023年11月相比,12月全球感染新冠病毒的住院患者人数增加了42%,接受重症监护的患者增加了62%。
1月10日,中国疾控中心官网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报告”称:
2023年12月,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重症病例88例、死亡病例11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2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9例。
与10月、11月相比,12月的重症病例数总体有所下降,但由新冠感染导致的呼吸功能衰竭死亡却增加了两例,再加上冬季各类呼吸道感染疾病流行,呼吸道免疫功能减弱,部分人“慌了”。
对此,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冠导致的死亡病例增加2例,但是重症病例数较前有下降,说明目前病毒致病力并没有增加,大家不用过于担忧。”
JN.1变异株近期确实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上升,已成为主要流行株,根据其他国家公布的评估结果,JN.1的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确实增强了,但致病性并没有增加。
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消息,新冠疫情可能在本月出现回升,JN.1毒株可能逐步发展为国内优势流行株。
李侗曾认为,在未来几个月里,不排除随着JN.1毒株的流行,感染人数会增加。而且,距离去年5月的新冠感染高峰已经过去半年多了,很多人体内的抗体水平下降,有可能出现新一波感染高峰。随着感染绝对人数的增加,重症、死亡也有可能增加。
不同呼吸道病原体没有交叉免疫
1月14日国家卫健委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介绍: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包括很多呼吸道感染、非感染性的疾病,如甲乙流、新冠、呼吸道合胞、支原体等;
这些病原体感染以后,建立的免疫力都不持久,所以可以出现反复感染,并且它们之间也没有交叉免疫,所以不同病原体可以同时或交替感染。
针对这种情况,短时间内的重复感染,由于感染建立的免疫力仍然存在,所以同一个病原体再次感染后常表现较轻,但不同病原体感染可能就会加重或恶化病情,尤其容易导致上呼吸道黏膜屏障损害以后,还可能激发细菌感染等。
在这种情况下,要高度重视易感人群、脆弱人群,尤其是老年人、有基础病的人,还有婴幼儿等。
两类人尤其要做好防护
据铁路运输部门消息,1月26日,2024年春运将正式启动,这也意味着,我国即将迎来人流密集迁徙和节假日聚会、旅行等聚集活动。
李侗曾表示,当下最关键的还是保护好“脆弱人群”——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做好日常防护
建议大家假期注意错峰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注意手卫生、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有症状人群暂缓活动
已经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人群,尽量暂缓出行、不要参加聚会,尽可能避免探望走访家中有老人、孩子、孕妇、基础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的家庭。
及时接种疫苗
新冠疫苗仍是当前防重症的有效手段,鼓励重症风险较高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积极接种新冠疫苗,提前预防。
另外,即使本次流行季得过甲型流感,也还有可能再次感染乙型流感。目前,流感疫苗中包含甲型H1N1亚型、H3N2亚型和乙型流感的组分,建议高风险人群每年尽早接种流感疫苗。
就医时防交叉感染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冬春两季各类呼吸道感染疾病增加,病原体种类也多,如果到医院就诊,一定要做好防护,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李侗曾表示,从门诊就诊情况看,一个人同时或先后短时间内感染两种病原体还是比较少见的,但老年人、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确实要多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