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街道),市级各部门,高新区管委会各部门,三星堆管委会各部门,各产业园区,省、德阳市属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广汉市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抓好贯彻执行。
广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9月12日
广汉市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工作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德阳市委和广汉市委有关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具有广汉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持续稳一产、强二产、活三产,到2025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提高到75%以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平均增速达到5%,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5:1。累计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2000家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8家以上,累计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名特优新农产品31个。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更加活跃,产业融合机制进一步完善,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
到2030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效应显现,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农业企业规模数量不断扩大,链群集聚效应显著增强,产品质量明显提升。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产业强基提质行动
1.抓稳粮油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继续实施都江堰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同心支渠、流水支渠整治项目建设,抓好水利设施运行管护,畅通农业灌溉用水。实施“天府良田”建设攻坚提质行动,推进都江堰灌区整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工作,到2026年全市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三网”配套的高标准农田。加快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创建重大品种千亩示范片2个。大力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建立健全“五员共护天府粮仓”工作体系,全面推进粮油生产“1+10+N”全域均衡增产计划,力争用5年时间着力提振示范点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在全省率先创建1个“吨半粮”、10个“超吨粮田”示范片。(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局、市水利局)
2.提升畜牧、渔业发展水平。加强生猪产能调控,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1万头以上,全年出栏生猪稳定在22万头以上。推进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到2025年新创建省市级标准场6家以上。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规模养殖场减抗行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规模养殖场设备配套率达100%。深入开展肉牛、肉羊增量提升行动,完成规模肉牛养殖场改造升级5家以上。推进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示范点建设,大力发展鱼、虾等特色水产养殖,水产品产量稳定在1.5万吨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3.发挥果蔬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加快建设优质蔬菜、水果、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生态科技蔬菜、智慧社区配送、蔬香美食体验等多种产业发展,做精蔬菜全产业链环节的价值提升。大力发展精品水果聚集区,推进水果品种更新换代,提升水果品质。到2025年,全市蔬菜及食用菌产量稳定在60万吨以上,水果产量稳定在3万吨以上。推动特色农产品初加工向产地延伸,加强鲜食果蔬产地冷链、烘干、分选设施建设。加快建设设施蔬菜、弱筋小麦等国省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依托镇村优势产业,到2025年培育创建一批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省级百强中心镇。(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局、市住建局、市商务经合局)
(二)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攻坚行动
4.提升主食加工水平。充分发挥米老头、益海(广汉)粮油等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粮油加工产业规模效益、市场占有率、辐射带动能力,到2025年粮油加工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实施好益海粮油改扩建项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专项粮油单产提升项目,扩大米、面、油等大宗产品规模,推动方便米饭、速冻主食、杂粮主食产业化发展。积极发展肉制品加工业,开发休闲熟食产品,推进熟肉制品向多品种、系列化、营养化、易保存、预制化方向发展。(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经信科技局)
5.做优特色农产品加工。实施农产品加工企业提升行动,培育一批规模大、品牌强、市场好的领军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托熊家婆、康达食品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深入挖掘乡镇特色农产品潜力,依托“家庭农场+农业企业”联合体开发适应新消费模式下的李子酒、柚子酒、古法红糖等“广汉制造”特色农产品。支持建设果蔬加工基地,发展果汁、罐头、中药材等深加工产品。(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经信科技局)
6.积极发展预制菜和火锅食材加工产业。加大对预制菜产业的扶持力度,推进以火锅生鲜净菜及熟食半成品为主的预制菜产业发展。巩固提升基础调味品优势,创新开发减盐、减糖、低脂、有机等系列健康产品,开发多种风味型和功能型复合调味品。支持做大做强火锅食材产业,重点依托张兵兵、森态牛油、翠宏食品等企业,加快形成原料、辅料、火锅底料、方便火锅、成品一条龙的火锅产业链条,举办火锅文化艺术节,制定火锅产业标准,积极争创省级火锅食材产业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打造“火锅食材之都”。到2025年,力争预制菜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火锅食材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市经信科技局、市商务经合局、市文旅局、市市场监管局)
(三)实施农产品市场拓展行动
7.构建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鼓励本地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在市外设立分销中心,建立订单农业、产销一体等长期稳定对接模式。积极拓展线上营销渠道,引导鼓励大型电商平台企业为“广汉制造”产品设立专区、专场、专馆等。推进“川货寄递”工程,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责任单位:市商务经合局、市农业农村局、市邮政公司)
8.拓宽农产品市场渠道。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参加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四川农业博览会等大型农业展会,不断拓展市场渠道。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广汉市新春年货节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激发市场消费活力。实施外贸主体队伍壮大行动,探索“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模式,助力“广汉制造”“广汉品牌”加速“出海”,鼓励发展跨境电商,新增跨境电商企业4家。搭建产品“走得出”、主播“找得到”的双向对接平台,打造直播电商人才、企业、产品等资源集聚基地。(责任单位:市商务经合局、市农业农村局)
9.发展农村流通网络。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加快县、乡、村物流共同配送体系建设,推进高坪镇、连山镇等农贸市场改造,深化“交商邮供”合作,畅通农产品“最初一公里”物流通道。到2025年,建设县级共配中心1个、镇级物流节点3个。积极开展智慧物流、绿色冷链物流、物流标准化建设,鼓励物流企业开展A级认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提档升级,完善仓储、分拣、包装、装卸、运输、配送等功能,鼓励企业加快建设保鲜、冷藏、冷冻、运输等冷链物流设施。(责任单位:市商务经合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邮政公司)
(四)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振兴行动
10.打造乡村产业环线。聚焦优势特色产业,打造三大乡村振兴农业产业环线。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易家河坝、桃花山景区等为重要景观节点,导入稻作文化、农耕文化、产业文化,打造山地田园运动休闲观光线。利用毗邻大成都区域优势,串联青广现代粮油合作产业园、桐花里火锅公园、三星堆博物馆近郊农旅融合节点,嵌入传统农耕文化、火锅饮食文化、三星堆文化,打造大都市圈近郊农旅融合环线。串联稻虾公园、菜花公园、稻菜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共享农业”,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农业引领环线。通过产业环线串联沿线种养殖家庭农场,形成采摘游、亲子游、研学游、赏花游四条家庭农村精品旅游线路,打造“点上精致、线上出彩、面上美丽”的特色乡村产业旅游线路。(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局、市文旅局)
11.发展乡村深度体验游。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内涵,依托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及优秀传统建筑,开发民俗风情体验、农耕文化体验等沉浸式交互式体验项目。推进农村路、水、电、燃气、通讯“五网”配套建设,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合理布局公共停车场、客运公交站等设施,加强场镇公园绿地体系建设,发展乡村研学、乡村康养、乡村“夜经济”,丰富乡村文化旅游新体验。持续举办桃花节、菜花节、钓鱼节等乡村特色节庆活动,积极挖掘汉州土陶、汉州版画等非遗文化价值,增强乡村旅游体验性。(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局、市经信科技局、市教体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
12.积极培育“城乡全域游”。推进天府旅游名县提升建设,拓展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成效,加快建设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升级改造易家河坝、桃花山等景区,大力建设房湖历史文化商圈等文旅项目,推广古蜀文化游、乡村风情游、美食体验游、运动休闲游等四大精品旅游线路,形成“四时可游、四季能游、四处宜游”的全域旅游格局。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文旅名村创建,力争到2025年,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村2个、示范村3个,“一镇一文旅名村”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市发改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三星堆博物馆)
(五)实施经营主体培育壮大行动
13.加大企业培育和引进力度。加快领军企业培养,壮大一批规模大、品牌强、市场好的农业企业,支持企业实施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改造,推动关键工艺自动化。开展“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推动小微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持续培育一批创新力强、成长性好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企业培育库,做好精准培育工作。支持和服务好预制菜、方便休闲食品等专精特新企业,搭建供需服务平台。围绕粮油加工、休闲食品、预制菜、火锅调味品等优势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25年前招引农业企业5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经信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经合局、市产促中心)
14.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职业化试点,实施家庭农场培育提升行动、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行动,到2025年累计培育省级示范场、示范社达68家以上。鼓励通过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形式稳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县乡村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多环节托管、全程托管等服务模式,到2025年全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到145万亩次以上。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高素质农民学用贯通综合试点项目、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项目,培养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到2025年培育高素质农民达4050人次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15.推进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建设。优先在中心镇推进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建设,与新型场镇农贸市场综合体一体化建设运营。整合供销系统内外及区域涉农服务资源,形成一站式全产业链服务合力。以基层供销社为载体,推进供销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三社”联合发展,广泛吸纳小农户、个体工商户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入供销合作社。力争到2025年,“三社”融合发展的基层社占基层社总数60%以上,累计创建基层示范社8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经合局)
16.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梯级发展。进一步健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支持“链主”企业参与农业园区建设、推动园区提档升级,培育壮大生产、经营、销售主体。落实“天府粮仓·千园建设”行动,突出新建与提质并重、示范与带动并举,做优青广粮油合作产业园,巩固提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成德眉资都市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建设,梯次推进三水水产、汉州粮食等产业园提档升级,推动金轮稻菜园区争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到2025年,累计建成国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园区8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局)
(六)实施科技赋能提升行动
17.健全现代农业装备和服务支撑体系。积极探索“五良融合”引领农机发展新模式,全域推动全程全面农机化建设。创建稻麦、稻油、稻菜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实现“耕、种、管、防、收、烘”各环节全程全面全覆盖。持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引导农户购置先进适用、绿色节能、安全高效的农机具。创建“网约农机”数字化服务平台,开展个性化点单式农机保姆服务。探索“设施—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健全县乡农技推广网络,优化县域农技推广资源配置,建立标准化农机推广服务机构,进一步强化农技推广机构履行公益性职能。到2025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0.4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18.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广。不断深化与省农科院、川农大等科研院校合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和落地转化。持续推动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在水稻、小麦等专家工作室基础上,建立蔬菜专家工作站,推动蔬菜产业提质增效。持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10名以上科技特派员,组建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开展产业规划、技术咨询、科技合作、成果转化等科技服务,支持省级星创天地、科技兴村在线平台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责任单位:市经信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
19.着力提升数字化水平。强化数字理念引领和数字技术应用,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深化三农大数据平台、耕地种植用途管控“一张图”建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农机装备深度融合,推进南丰镇新协和智慧无人农场、连山镇智慧果园建设。发展农产品数字电商,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推进锦花米业等企业数字大米加工全产业链平台建设。(责任单位:市经信科技局、市发改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经合局)
(七)实施农产品品牌提升行动
20.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进粮油、生猪、蔬菜、水果等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探索建设全产业链试点基地,推动农产品按标生产、按标上市、按标流通,到2025年,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50%以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省市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98%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21.做响一批特色品牌。充分结合广汉地域、人文历史,做好老工艺、老字号、老品种的保护与传承,培育具有文化底蕴的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探索“三星堆+企业品牌”产品融合,以三星堆元素为品牌赋能,提升品牌形象与知名度。持续壮大“粮油、蔬菜、水果、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升“广汉缠丝兔”“松林桃”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到2025年,累计创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天府粮仓”精品(培育)品牌、四川省农业品牌目录12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经合局)
22.完善品牌服务体系。激发缠丝兔等农特产品的品牌效应,构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农业品牌体系。加大法制保障力度,推广“五调融合”化解农产品纠纷工作法。强化管理服务,加强对品牌的维权保护,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建立“天府粮仓”精品(培育)品牌名单动态退出机制,涉及严重损害品牌形象的及时予以清退。加强优质农产品认证管理,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推广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法院、市委政法委、市市场监管局)
三、保障措施
强化组织领导,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加快重点项目实施。强化要素支撑,各单位要加强对上沟通协调、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土地、人才、科技等资源投入,加强财政资金支撑,引导更多金融资本投入。强化试点示范,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新业态,探索新模式,及时总结发现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加强宣传推广,有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争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推进有关重点项目实施,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监督考核,加快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统计监测机制和指标体系,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注重考核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情况。(责任单位: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局、市经信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商务经合局、市文旅局、市统计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