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政收入每年增长16%的情况下,支出的增长更快,县财政照样捉襟见肘,机动财力仍然十分有限。思来想去,只有努力搞好增收节支了。
当时,广汉县级财政支出的大头是人员工资,针对这种现状,最有效的“节支”办法就是精简机构。
然而,这件事涉及成百上千的机关干部的切身利益,弄不好会引起公愤,招致众怒。但财政包干又使精简机构势在必行。县委反复研究斟酌后,形成了一个精简机构的方案,报到省委、省政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支持。
1982年8月18日,广汉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县级职能机构改革方案”。县政府原设有40个职能部门,经过撤、并、转,精简为21个,即:1办(县政府办公室)、5委(计划、经济、科学技术、计划生育、体育运动等委员会)、15局(农业、工交、商业、社队企业、粮食、财政、税务、城建、工商行政管理、劳动人事、民政、公安、司法、卫生、文教等局)。
接下来,省委书记谭启龙亲自到广汉督阵,指示广汉县委“精简态度要坚决,思想工作要细致”。
经过三个月艰苦细致的工作,广汉县级机构改革试点“大功告成”:机构减少19个,人员减少三分之一。这样一来,保留在位的机关干部有了危机感,工作热情更加高涨,机关作风更加务实,办事效率不断提高。
未曾料到,行政体制上条块分割的问题冒了出来。由于水电、林业、畜牧、农机四个局并入农业局,二轻工业、交通二局合并为工交局,医药管理局并入商业局,文化、教育两局合为文教局,物资、统计两个局并入计委,劳动、人事两局并为劳动人事局,这在客观上切断了条条管理体制的下属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开始有意见了。
年末,省二轻工业厅召开全省各地、县二轻局长会议,偏不通知广汉参加。广汉得到消息,晓得会上将分配任务指标、计划原料、紧俏物资等,便派专职常委和工交局长去成都参加会议。到达“会议报到处”,人家说:“这是二轻局长会议,广汉没有二轻局了,还参加啥呢?”硬是不给他们报到。
二人碰了一鼻子灰回到广汉,这下子麻烦大了。广汉撤并十多个局级机构,每个部门上头都有“婆婆”,哪个都得罪不起。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投资靠计划,物资靠调拨,没有条条上的“婆婆”撑腰,广汉的经济部门将成为“没奶的孩子”。
广汉不甘心,便跑到省上拜“婆婆”,作解释。
二轻工业厅的领导说:“你们改革的出发点是对的,但影响了轻工系统的管理网络。我们向轻工部汇报了,轻工部的领导也反对你们撤销二轻局的做法。”
广汉解释说:“二轻局并入工交局,工作职能没有改变嘛。一个县的试点,不会影响什么吧。”
后来,轻工部的一位领导到广汉视察工作,那位部长说:“问题不在你一个县的试点。如果放任你们推广开来,全国二轻系统的基层机构都被撤并了,轻工部的工作怎么搞呢?”
转念想一想,这个问题确实无法回避。
广汉随即到省委向谭启龙书记汇报。最终,为了计划内的资金、项目、原材料指标,只得按照条条管理的原则,恢复经济部门的原有建制。(陈立基/文)